能源数据的测量与管理
全新的“WAGO能源数据管理”为记录和管理能源数据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完全不需要编程费用,可随时改造。
除能源特有的值以外,很多其他变量也可以使用全新的WAGO解决方案进行记录(例如:电流、燃气、热量、水、压缩空气和温度)。数据记录和处理的全部设置都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执行——无需进行编程。
工业认证的PFC200控制器和WAGO-I/O-SYSTEM 750硬件使系统的模块化程度达到惊人的效果,对任何企业的要求都能轻松适应。
企业日益注重楼宇与系统效率。一方面,法律规定如此;另一方面,节能潜力最终会带来决定性竞争优势。然而,只有系统记录所有类型能源及其消耗设备的数据,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对数据进行查看时,才能确定节能潜力的等级。显然,一切都仰仗于一个完善的测量系统。
但从现实角度来讲,却很难实现。原因是,为了实现不同能源类型数据的透明化,必须将不同的测量数据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测量解决方案通常必须量身定制,并且极其复杂。除了定义各个测量点、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计数器和传感器,然后进行安装之外,还要对测量系统进行编程,编程工作最为复杂耗时,会导致高昂的成本。此外,当测量系统最终运行时,很快就会收集到海量亟待处理的数据,这也是亟待处理的工作。
一个合适的测量系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易于集成到系统中,运行成本极低,可实现收集数据的简单处理。这正是全新的“WAGO能源数据管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此测量系统将预定义硬件与操作方便的软件相结合,很容易集成到系统和楼宇技术中。
独特功能:除了记录电流或电压等能源特定数值外,还可记录与工业和处理技术或建筑应用相关的很多其他测量值。例如,电流、燃气、热量、水、压缩空气、温度等数据会出现在一个系统中。记录这些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公司的能源流向和各个生产流程。
在硬件方面,WAGO PFC200控制器和WAGO-I/O-SYSTEM 750奠定了坚实基础。模块化结构使单个组件能适应各自的环境为了记录指定设备或过程的能源消耗,可在控制器后面连接多种I/O模块,例如:用于测量能耗的三相电力测量模块,脉冲计数器、用于连接M-Bus计数器、无线EnOcean传感器的接口模块,以及用于记录模拟量和数字量电流电压信号的多种其他模块。
关联的软件应用程序将WAGO能源数据管理打造为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解决方案。软件应用程序可在控制器上加载,并在启动时自动检测所连接的I/O模块。数据记录输入可通过简单的参数化设置进行调整。所有设置都可在调试和运行期间通过单击鼠标来完成,无需编程。可通过标准浏览器访问图形用户界面,因此无需安装本地软件。使用Web可视化配置任务极其方便。
数据可通过Modbus TCP/IP或通过FTPS以CSV文件格式传输至上级能源管理软件。另外,可以将历史记录保存在SD卡上。全新WAGO解决方案与现有基础架构和管理系统的连接简单而灵活,在现有能源管理的基础上,可轻而易举的提升测量点信息的详尽性。
可以利用集成的可视化工具进行多项评估评估,该工具可以提供数据可视化必备的图表类型及显示形式。因此,公司可以生成与他们的能源公司(PSC)同步的能耗曲线,或以实时显示的方式确定使负载达到峰值的能耗设备。此外,能量的使用可视为特定过程适应性的函数,例如,确定使用变速发动机、新型照明方式或减少压缩空气系统的泄露会节省多少能量。因此,WAGO能源数据管理也适用于刚开始实施能源监测的公司,或是在不具备更高级别能源管理软件产品的情况下想解决问题的公司。
通过能源监测实现的巨大节能潜力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这一点从数字上就可一见分晓。根据德国能源效率行业倡议(DENEFF)的能源效率部门的监测,2014年德国工业能耗总计2508PJ(拍焦)。这一数字接近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其中约65%的能耗用于产生过程热量。根据德国能源署(DENA)的观点,其中约15%的能量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用于过程用热的电能比例非常小,但电力在工业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却非常重要。现今,工业运营消耗的电能几乎占德国总耗电的一半(约45%)。联邦环境局(FEA)估测这一方面+的节能潜力在20%左右。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能否成功向更为高效的节能管理转型主要取决于工业领域。
为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自2015年,德国企业需接受定期的能源审核或履行引进能源管理的义务。全新的WAGO能源数据管理为履行上述两项义务奠定了非常牢固的基础。然而,为了使测量结果最终有意义,企业必须使用能源绩效指标(EnPI)评测这些结果和其他相关运营数据。在企业能源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通过单次评估获得有关节能潜力的新信息。
WAGO能源数据管理的优势
• 模块化能源与过程数据记录
• 利用Web可视化工具轻松对输入进行参数设置——无需编程
• 现有传感器可连接WAGO-I/O-SYSTEM
• 集成可视化功能
• 评估能源数据,推出节能措施
• 确立实现 DIN EN ISO 50001 的各项指标
文:LUKAS DÖKEL | WAGO
图:WAGO